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做一個認真開心的社區營造人

社區營造有許多讓人開心的事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社造消息】Dulux得利塗料|「魅色台灣」徵選活動

【社造消息】Dulux得利塗料|「魅色台灣」徵選活動



永遠的一成不變,不可能有你期望的改變,「魅色台灣」是一個企業的心願,希望可以燃起大家的夢想,勇敢地為身處的環境,刷上熱情的色彩。
【主辦單位】得利塗料|台灣阿克蘇諾貝爾塗料(股)公司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築生講堂
【實施範圍】全台灣|含台澎金馬等地
【徵選目的】「台灣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擁有美麗的色彩空間。」
鼓勵台灣民眾組隊動起來,透過塗料色彩改變環境的風貌、創造社區/地方的特色,讓台灣更有魅力、讓生活更精采,同時透過這次的色彩改造,一起、引動社區的活力
【徵選內容】以塗料色彩作為社區營造、環境改造、街道美化或形成特色建築的具體實施計畫。「魅色台灣」不是以具象的圖形進行彩繪,而是以塗料為環境或建築體進行色彩搭配運用,來改善環境的現況或表達環境的特色,透過色彩呈現出社區或地方的活力與魅力。
【截止時間】2011年3月20日止
【上網報名與詳細資料】 http://www.letscolor.com.tw/

[莫拉克新聞]2011歡喜在林邊-產業再興再造


 雖然林邊佳冬地區「養水種電計畫」屢受波折,但是林邊人、佳冬人依然發揮漁港村的堅忍樂觀精神,細細籌畫了2/2728日「2011歡喜在林邊」活動,希望藉此表達在地人對家鄉重建的願景期待,及為此凝結的龐大向心力。活動中不僅將首度介紹國內知名行動藝術裝置的藝術家張新丕來操刀設計「牽手護林邊」大型雕塑,也邀請了國內最著名的大廚「阿基師」來行銷在地海產粥與石斑創意料理,現場也將有工研院精心設置的光電教育特區,林邊十村及屏東縣境內各特色企業、社區也將與會共襄盛舉,精彩可期。

    主辦活動的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的陳錦超醫師表示,歷經八八風災帶來的衝擊,雖折損環境與產業,但林邊、佳冬人的勇敢與堅毅是風雨洗練過後那道絢爛的彩虹,鄉民們一路攜手共同努力就是林邊的『真』光采,希望揮別夢靨,讓林邊佳冬從「心」角度、「新」眼光欣賞這片鄉土那厚實可愛的韌性,祈福禱告風調雨順的平安,感謝眾多無名志工的協助,更珍惜感恩這劫後重生的新契機,歡迎全國鄉親到林邊來看我們的重建、努力與爭氣,我們相互鼓勵並同心協力,讓在地產業逐步復甦,不被災害擊倒,重新站起。

    負責此次活動的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陳錦超醫師表示,此次活動特地邀請佳冬子弟藝術家張新丕回饋鄉里,設計了長約1250公分、高約250公分的大型鏤空鐵雕裝置,將在活動第一天邀請所有與會的嘉賓鄉親一起將彩色祝福石投入藝術品內,共同完成這件大型藝術品,見證重建過程中人人團結為故鄉的辛苦點滴。
    活動第二天,活動主辦單位還邀請了阿基師特地南下,為林邊佳冬地區的石斑產業及海產粥代言加持,希望透過阿基師的生花妙手、精湛廚藝,呈現林邊佳冬的石斑魚美妙滋味。活動期間,林邊十村也將使出渾身解數,呈現各自最精彩的海產粥料理,希望透過阿基師的加持與指點,能將地方特產分享給更多朋友,且林邊鄉親為推廣在地好滋味,特地以每碗20元的友情價行銷,數量有限,請老饕們盡早,以免向隅。
    此外,主辦單位精心設計,展現林邊未來趨勢的特色產業,特別邀請了工研院在現場設置互動教學區,並將工研院的相關光電設計成果一併呈現給來訪遊客,希望未來林邊、佳冬地區能持續發展光電綠能,創造台灣地層下陷區產業再造、與國土復育的典範。
    兩天的活動現場也有來自屏東縣境內的特色企業、社區產業,以及南台灣文創藝術市集、社區大學靜動態成果展,也有屏東科技大學的地下水資源教育特展、屏東縣政府環保局的電動車特展,超過六十個市集攤位,讓所有來訪的遊客可以一次盡攬各界佼佼者秀異之處。現場並安排各項舞台表演活動、街舞比賽及DIY體驗活動,讓全家大小、不分年齡都能玩得盡興。(文.圖/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提供)
 


[社區活動]園寮社區邀請大家焢土窯囉
活動時間:100年2月13日(星期日) 上午9:00-12:00
活動場地:崁頂鄉園寮社區活動中心至南榮國中之間的空地
活動內容:焢土窯
節目流程:
09:00-胡揚琴聲演奏
09:20-衛生所宣導
09:40-各窯代表領材料
10:00-起爐灶
11:00-品嚐大鍋菜
12:00-團康遊戲(搖呼拉圈、拉腰繩、製作竹筷槍)

*歡迎大家相召來報名報名者每人100元*
每窯8人報名電話:0911591891倪春生(理事長)
 
0934057005楊毓韓(總幹事)

【社造大小事】2/21 金崙成立莫拉克災區社造工作站

文/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

在海棠颱風與莫拉克颱風的影響之後,如何從災民、災戶、部落、行政村、集水區的角度看待/處理/重建,是每個受災的社區應該思考的命題。

依據莫拉克重建條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委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承辦專案管理中心,台東區由承辦台東縣社區大學為主要業務的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承辦,自2010年6月起,共陪伴10個社團在10個社區推動社區營造。

此回計畫強調認識與認同社區,通常以社區的文化、歷史為切入點,釐清部落的遷移史、部落地圖、歲時祭儀、傳統社會組織與氏族,尤其是原住民原有的部落互助共生、分工分享的文化。當社區組織逐漸促進居民普遍認同與互信後,再導入更進一步的小型、中型計畫,以循序漸進地引導社區邁向健全發展。

此外本案也特別補助專職的社區營造員,希望這些社造員養成社區工作的敬業精神,先做好認識每個社區居民與社區文史,然後長期培養其以社區行政、溝通及組織運作,乃至進一步養成其經營企劃能力,再導入勞委會、經濟部等其他部會的經濟育成等計畫。希望二、三年後,能逐漸化社區之危機為轉機。

臺東區共有十個社團執行災後社區營造計畫,包括:
金峰鄉嘉蘭村-嘉蘭社區發展協會、
壢坵村-壢坵社區發展協會、
太麻里鄉泰和村-泰和社區發展協會、
拉勞蘭部落-香蘭社區發展協會、
台東縣金崙村十四鄰-原住民社會福利促進協會、
大武鄉大竹村大竹部落-大竹社區發展協會、
大武鄉大竹村愛國埔部落-旮發亞發亞嗯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大竹村甘那壁部落的富山分支-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
大武鄉大鳥村-笆扎筏文化發展協會、
達仁鄉安朔村-原住民蒙恩自強協會。

2/21(星期一)下午3:30台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文建會支持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成立莫拉克災區社區營造工作站(金崙車站旁),以做為常態、長期、穩定、累積地投入災區社造工作之據點。

敬邀關心莫拉克颱風重建的各界共襄盛舉。

【11th青年社區規劃師】綠點營造組實習實記與綠色社區生活營造宣言


一、宣言
青規師綠點組綠色社區生活營造宣言
一、青規師要參與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
二、頒布常態性社區民眾參與獎助辦法
三、拒絕拆屋闢綠地換取容積獎勵‧修正臺北市景觀管理自治條例草案
四、清查並公佈國有地、市有地‧讓民眾參與闢建為社區型公共空間
前兩項宣言著重台北市社區營造制度面的提議,後兩項宣言則是針對社區空間政策之建言。以下為各宣言的內涵說明:

一、青規師要參與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
現行的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之委員設置,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僅三人,人數只佔委員會的七分之一比例(委員總數為23位)。我們肯定社造委員皆為本市局長層級,有助於跨局處合作,但我們要求擴大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委員人數,帶入更多社區角度與在地經驗。

所以我們建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委員提增至六位名額,同時配合臺北市社區規劃師與青年社區規劃師制度,設置社規師與青規師委員數名,讓委員會之政策擬定與實踐經驗相互辯證,除了有助於社造工作之推動擴大成效,並可強化社區規劃師與青年社區規劃師之角色與相關制度永續推動。

二、頒布常態性社區民眾參與獎補助辦法
社 造相關政策與補助機制會深刻影響社區培力的過程與成果樣貌,台北市民具有高度的自主營造能量。我們建議台北市府必須頒布常態性的獎補助辦法,讓基層、根植 於社區生活的社區營造提案不受政策引導型補助機制的限制,允許社區自發性、常態性的向市政府提出創意提案,藉由靈活有彈性的微型獎補助辦法,持續茁壯關照 的能量。

三、拒絕拆屋闢綠地換取容積獎勵‧修正臺北市景觀管理自治條例草案
 
圖/31位居民對於臺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之意見整理
本 組於兩處綠點空間舉辦社區活動(南門里綠點的小草地園遊會、南福里綠點的牯嶺街創意市集綠點攤位),在南門里綠點的小草地園遊會中我們藉由問卷向居民詢問 其對於臺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的看法,結果顯示僅2成比例民眾贊成持續本政策,8成民眾認為本政策有待商榷,有3成民眾認為短期綠地不適合交換永久容積獎 勵。

自台北好好看系列二執行以來,綠地換取容獎的質疑聲浪依舊持續,雖然本政策將於明年停止,但未來台北市府預計台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之運作機制納入景觀管理自治條例中,仍得以短期綠地交換容積獎勵。我們認為有必要針對景觀管理自治條草案進行更充分的政策辯論、加以修正。

從本組實習經驗顯示,兩處綠點附近的社區居民無法參與綠點設計與營造過程,導致綠點完工後成為低度使用狀態,無法成為良好的社區空間。這些機制都是景觀管理自治條例更需要處理的課題,有待更細緻的制度面、條例條文來回應社區。

四、清查並公佈國有地、市有地‧讓民眾參與闢建為社區型公共空間 
 
圖/閒置國有地成為社區管理死角

在我們實際訪談社區居民與里長過程中我們發現:社區中的閒置公有地容易成為管理上的死角,也經常是社區安全的漏洞。閒置國有地管理單位多數僅以鐵圍籬進行分隔,遭人拋置垃圾反無法進行內部的清潔整理。

兼顧公有土地權屬單位管理考量,以及都會型社區經常缺乏社區型空間,本組認為這類型的閒置空間可以透過民眾參與,闢建為社區型公共空間。

社 區型公共空間包括各種豐富多元的使用形態與空間需求,例如既存建物整修為年長者圖書館、混凝土鋪面轉變為社區農園等等,讓社區中有更多元的空間與想像。而 最重要的第一步即是公部門開誠布公,清查並公佈閒置國有地、市有地,讓居民參與闢建為社區型空間,同時也組織起社區的資源與居民,永續經營社區。
-----------------------------------------------------------------------------------------------
二、前言
本屆青規師綠點營造組,分別於台北市中正區南門里、南福里中各選一處,由台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所產生之暫時性綠點,作為實習課討論標的與社區;這兩處綠點分別是南門里廣州街4巷底,以及南福里國語日報大樓旁。我們的實習課試圖與社區居民共同探討如此政策性、暫時性的綠點,如何成為良好的社區空間,並延伸討論臺北市公有土地如何被有效使用、與公民及社區居民的關係為何,即是我們實習的主要課題。
圖/南門里廣州街4巷底綠點實景
 
圖/羅斯福路旁,國語日報大樓旁綠點實景
十二週的實習課程中,我們透過各種社區規劃與營造的方法,如實際踏查基地、與社區居民訪談、進行社區現況分析、於暫時性綠點上舉辦活動、蒐集居民意見等等,我們嘗試透過這些方法,持續探究「綠點」與「社區」的關係。兩處綠點與社區的情況各有不同,實習進程與方向或有差異,藉著兩組之間相互支援與綠點營造經驗分享,也讓我們看到政策性暫時綠點如何在各個社區空間中有了各自的樣貌與走向,瞭解社區居民對綠點空間各種不同的看法。
     
圖/「小草地園遊會」讓居民願意親近綠點   
圖/組員向市民解說「綠點」的前世今生

除了進入社區之外,我們嘗試了解台北市推動社區營造相關法令與實際運作制度,以及深入瞭解台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內容、台北市未來將推行關於景觀與綠地管制之條例化政策走向,檢視其條例內容。結合我們在社區實習的成果與經驗,並針對兩者特別突顯的結構性問題提出呼籲,作為我們青規師綠點營造組的共同宣言。我們提出「青規師綠點組綠色社區生活營造宣言」:
圖/青規師綠點營造組夥伴於青規師結業式時,宣讀綠地營造宣言
綠點宣言影片連結
-----------------------------------------------------------------------------------------------
三、結語

圖/我們藉著綠點進入了社區,也從社區的角度再次看見了綠點

曾聞臺北好好看系列二的綠點政策,是試圖把短期綠點視為移動式公園。但是這樣的想像卻與實際推動情況有些落差,臺北市內大部份此政策下的綠點,實際上難以和居民的生活產生交集,簡易綠化內容提供僅是低度使用狀態的「公園」,無法見聞人的活動與聲響;在悄然的十八月後,工程機具駛入將衝擊著社區,「公園」不見了,也不知道會「移動」到哪裡去?

另一方面,少數的羅斯福路示範綠點,比起法定公園有著更為多元的使用形態,開心農園裡你可以看見愉悅的都市農夫身影,藥草公園中都市的人們正在星光夜讀,生態觀察花園裡面竟然可以生火烤麵包披薩,與水花園還有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景觀金字塔。這些綠點的精神是否能夠在十個月後,由市政府透過接力的其他政策繼續將其延續呢?

我們參與青規師的培訓,透過十二週實習課的體驗,從社區的角度出發,兼而理解探討政府的作為,深切期盼台北市今後的綠點,能夠創設更合理、永續的法令制度,其營造過程須符合「參與式規劃設計」精神,回應社區居民需求,讓好看又好用的綠點融入社區生活,成為良好的社區型公共空間。

相關連結:

1) 第十一屆臺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綠點營造組/綠點宣言實況影片
2) 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簡介及設置要點/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網頁
3) 臺北市景觀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網頁
4) 羅斯福路綠色社區生活-花博支線網站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社區性都市設計參與行動(文章摘自九十二年度信義區社區規劃服務中心-社區規劃工作坊課程:喻肇青2004/3/26)

社區性都市設計參與行動            喻肇青2004/3/26

一、基本理念
(一)社區營造的關鍵-過去/現在/未來的連接
社區營造的關鍵,就是社區的每一位生活者,如何將生活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接續在一起。也就是說,在「過去」的記憶中,一些共享的﹑深刻的生活情境,是居民對當地的認同以及建立歸屬感和驕傲感最重要的資產;同時對「未來」共同的憧憬,也是每一個人生活期望的寄託。對過去的認同和對未來的期望,必須要面對「當下」的「現在」,才能建立起自身與社區的關係。也就是說透過自身主體的涉入,才能體查到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連續的關係。但問題是:過去已經不存在了,而未來也還沒有實現。這些都存在社區生活者各自的「印象」與「想像」之中。至於當下的情境,也只能從生活中認知到個體的需要,並不能瞭解到個體和整體的關係。既然如此,在參與的過程中如何能夠讓居民從各自對過去的印象﹑對未來的想像和對現在的局部認知之中抽身出來,進入整體而充份的討論,這是做參與式社區行動中最大的考驗。

(二)以「看見」取代印象與想像
在參與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參與者透過有效的溝通工具,能夠「看見」大家所討論的對象,就是以「看見」代替「印象」和「想像」。同時「看見」的越多,能夠喚起的印象和刺激的想像也越多,也能夠更具體,也更接近真實。換句話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續感,更能夠清晰而具體的表現。對居民在整個參與過程中效果不止能夠摒除猜疑﹑誤會,讓每一位安心,更能激發大家參與的興趣和主動力。
其實,「看見」的不僅是討論對象-客體的呈現,更是每一位參與者在過程之中「看見」了自己,也就是「主體」的涉入,以「自體」和「心神」直接觸及「客體」,返顧到自身在「生活世界」存在的狀態。

(三)社區行動計畫是落實社區營造的依據
1.自發性-是由下而上形成的計畫,居民直接的參與是關鍵。在長期中央地方權力結構和功能關係失調的經驗之下,社區主體性的必要性反而被凸顯。因此,自發性應該是最主要的特質。
2.整體性-「社區行動計畫」是硬體與軟體並重,空間計畫與社會計畫並行的全體性計畫,也是產業﹑文化﹑社會,均不偏廢的實質計畫。
3.彈性-會變的才是活的。以往系統式的規劃經常因為缺乏彈性,無法對應演進中的變化,而終歸失敗。「社區行動計畫」是由居民直接參與的自發性計畫,它必然也將因發展條件的改變而有調整的可能,只要;在具有共識的目標和遠景引導之下,彈性反而能保障計畫的成功。

二、社區行動的內容與步驟
「社區行動計畫」有別於官僚系統中由上而下的計畫,前者的自發性與整體性是主要的特質,而後者卻常是因程序和局部政策的需要而形成的計畫,當然無法對應在地真實的需求,在程序上也是毫無參與的可能。但是「社區行動計畫」困難是在起步,是因為需要清楚的動機,才能有動員的基礎。因此,在本研究研擬的「社區行動計畫形成與推動程序」的六個不同階段之中,「啟動」階段最為關鍵。在「啟動」之後,「蘊釀」﹑「發掘」﹑「憧憬」﹑「計劃」﹑「執行」等階段,是依據一般社區動員及社區參與的方式提出的綜合性的構想。現將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分述如下:

(一)啟動階段
  社區動員是必須要有清晰的動機。一般來說,可分主觀與客觀的因素來討論:前者為社區內部的危機感或自省力造成的動員,因為是主動的,所以比較容易有共識,也較能持久,是屬於社會性的;後者是外來的公部門或私部門的資源將要進入,或者是外部的政治﹑經濟﹑專業興趣的介入,社區必須有所反應,使外來資源的分配或運用較為合理,或需要採取必要的對應措施。是被動的,也涉及到權力結構的問題,比較政治性。無論動機為何,自發性的社區組織的運作是一定要能發揮作用,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通常是由少數的熱心人士或現有的社區團體發動的。

(二)蘊釀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重點是所有參與者對所有資訊的瞭解和對彼此的溝通,同時在過程中討論出公共的議題。不同的族群﹑各利益團體﹑正式或非正式的社區組織對社區都有不同的關注的層面,也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程度的憂慮和期望,當然,主要是因為各有不同的價值取向。這種事實,是必須在初期的參與過程就希望能充份地彼此瞭解,這就是「共識」的基礎。至於一些隱藏的或不自覺的差異,是會在往後的參與過程中逐漸呈現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溝通系統,好讓社區內所有的相關者都能參與,雖然仍有部份群體或個人會有所保留,但遲早會被納入到整個過程之中。

(三)發掘階段
社區資源是社區經營的源頭。但是對居民而言,大家生活其中,反而無法認識這些可貴的資源。因此,許多社區的資源是隱藏的﹑潛在的,必須主動去發掘,重新去指認。其實,發掘社區資源的過程是動員社區和凝聚共識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在過程中,參與者的分享資訊和合作經驗可以增加彼此的認識﹑增強對自己社區的信心與認同。一般而言,社區資源包括:有特色的自然資源;有特質的環境形式;生活中的文化與歷史的價值;在地的傳統產業文化;以及重要的人物和組織。這些資源是可以透過基本的田野調查﹑訪談﹑踏勘﹑文物蒐集等活動來取得,有許多細緻的內容是不會在一般的文獻中記錄的。而在地的文史研究者是最適合參與這樣的工作的。
此外,也有一些社區外部的資源是來自於公私部門,包括:經費﹑人力源﹑專業輔導等。社區之間的經驗交流與結盟也是難得的外在資源。
這些有價值的社區資源,可以稱為:「社區之寶」。社區之寶的保存﹑維護﹑再生﹑發展的工作,就是社區經營的主幹,尤其將公共性議題結合在一起思考,就能擬定出處理公共問題的優先順序,做為往後參與規劃程序的基礎。

(四)憧憬階段
可憧憬的遠景是居民對美好未來的具體希望,這樣的遠景是可以由大家的討論構思而來。但是對未來的憧憬必須要和大家對過去共同的記憶,連結在一起的。同時,未來的希望也是要建立在「社區之寶」的共同價值上。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提出一組具體而具有引導性的目標,這一組目標是反映了過去的價值和對未來的憧憬。
專業工作團隊在此時的任務是要將居民的想像具體地視覺化,也就是以圖面﹑模型﹑現場模擬等方式,將居民編織的美麗遠景呈現出來,讓大家腦中的「想像」可以彼此「看見」,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執,檢驗彼此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激發更進一步的想像。

(五)計畫階段
有了目標,有了具體可見的憧憬,計畫的形成就不成問題了。一個可以勾勒遠景的整體計畫是可以由近期﹑中期和長期的計畫原則構成的,其中近期計畫又可以和具有觸媒作用的單項行動計畫結合。
在整體計畫的原則之下,依據在地的不同需要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部門計畫,一般來說包括了民生﹑文化﹑產業環境等範疇。具體的部門計畫可以有:實質環境改善﹑公共衛生﹑安全防災﹑環保﹑社區服務﹑藝文康樂﹑鄉土教育﹑產業振興﹑社區形象設計﹑社區資訊和社區組織等。這些計畫是需要不同專業者的協助才能在最後的形式與內容上具有說服力。

(六)執行階段
  最後的階段目的當然是要能推動執行。計畫的提出是可以透過陳請﹑專業團體代言﹑民意代表推薦,或是由公部門主管單位直接採用。計畫的推動也可以視政治條件,化整為零地局部執行。總之,這樣的計畫是可以成為公部門相關經費資源下放的管道。在推動的層面,在地的專業者是最佳的主力;同時現行的各種行政機制和執行工具,經常是極為有效,只要活用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社區組織一定要扮演監督的角色,才能落實計畫的理想。

基 本 調 查:
社區資源
‧自然環境  ‧空間品質  ‧產業特色   ‧社會資源  ‧生活文化  ‧地方文史
社區能力
‧組織能力  ‧動員能力  ‧產業潛力  ‧年輕活力  ‧認同心力
政策方向
‧綜發計畫  ‧重大建設  ‧都市計畫  ‧都市設計  ‧城鄉風貌  ‧文化資產
透過「社區參與」形成「地區發展計畫」

特性:       階段:
‧綜合性         蘊釀、啟動
‧由下而上        發現、發聲
‧行動式規畫     ‧整合、共議
           ‧計畫、企畫
資源整合:公私部門之人力財務資源之發掘與整合
行動方案:在社區參與過程中之行動實踐 透過「部門計畫」落實「社區營造」
 空間計畫(硬體)  社會計畫(軟體)  產業發展計畫
執行機制
‧自然保育  ‧公共設施  ‧人車物流  ‧地方特色   ‧文化資產    ‧閒置空間再利用   ‧社區學苑
‧社區福利  ‧公共衛生  ‧環保  ‧生活體系  ‧社區資訊  ‧產業研發   ‧就業機會   ‧二三級產業
在地化
‧產業研究  ‧品牌形象  ‧行銷策略  ‧社區組織  ‧社區規劃師
工作站
‧產業合作社  ‧社區網站  ‧社區生活
三、社區營造與家庭的關係
(一)家是生活實踐的所在
  「家」是生活實踐最完整的場域。我們在社區營造中所涉及的生活議題,都是要在生活中實踐的。不然,社區營造只是辦活動、湊熱鬧,事後不留任何痕跡,與生活實踐毫無關連,甚至於連生活議題都沒有觸及到。這樣的社區營造是可有可無的,最多只能滿足政府行政作業的需求和專業者的形式操作。
  然而,「家」的領域一般來說是內聚而排外的,是不容易滲透的。如果社區營造所涉及的生活議題不能進入家庭,那麼社區營造對生活品質的提昇的效果將極為有限,因為「家」是生活實踐的所在。

(二)生活需求與空間的延伸
  從生活議題中的生活需求來看,需求是來自於家的生活實踐,而空間是生活實踐的場域,家的空間便是生活實踐最基礎的場域,生活由此延伸,社區空間則是家的延伸,也是生活實踐場域的延伸。換言之,生活者對社區領域的需求,是來自於生活者對整體生活情境的想像,是由家的生活情境延伸到社區的生活情境。此時,生活者對整體生活的想像若不能被居民自身和專業者「看見」,那麼大家對社區的生活需求是很難有共識的。既使有共同的意見,也只會停留在表面問題層面上的功能需求。
  空間是生活情境的物質基礎,若專業者不瞭解生活者對生活情境的想像,是如何由家延伸到社區,而冒然直接進入空間的設計,其結果是會與生活真實的需求脫節。因為生活中真實的需求通常是非物質、非功能性的,空間只是「發生」生活的物質條件。

(三)社區網絡與專業服務
  生活議題是多樣的,從功能分工的都市生活經驗來看,生活中所需的協助與服務是依賴公部門的資源分配和專業的服務,所謂「社區服務」可能只是公部門和專業操作的另一種形式而已。這樣的經驗與傳統社會的鄰里互動和協力生產完全不同。在專業分工的現實之中,生活的需求在表面上是依賴專業的服務,而事實上是需要適當的資訊和人力的協助,只是在匿名性的都市生活中,不得不依賴既有的體制,而社區中有許多閒置的資源和人力未被利用。如果我們能建立一個社區的「網絡」,讓需求和資源能夠隨時呈現,讓供與需透過網絡自然結合,社的生活關係就可以形成。
  從就業的觀點上來看,我們在工作上是屬於某一個領域的「專業」,而在生活的整體情境中,卻都成了「非專業」。當生活上需要專業服務的時候,我們會在整個市場上去找適當的對象,而忘了我們所需的「專業者」也許就是社區中的一員,我們自身的專業也許正是鄰居所需。「社區網絡」的作用除了將社區中閒置的資源與人力服找到通路,更可以整合社區內的專業服務資源,形成一個互相的、協力的生活體系。

四、「地區發展計畫」的操作原則
(一)空間計畫為表,社會計畫為裏
  空間既然是生活實踐的場域,那麼「地區發展計畫」就可以是支持生活實踐的空間計畫;生活品質既然是來自於對整體生活情境的期待與想像,那麼生活就是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我實現與社會實踐,從社區的角度來看,「地區發展計畫」就是社會計畫。
  因此,從計畫的本質出發,規畫團隊表面上的任務是必需完成空間性的藍圖,而事實上,是為了實踐在地的社區性社會計畫。如此表裏的關係,對規劃的操作而言,是需要跨領域的合作,很難僅依賴空間專業獨立完成。

(二)從生活者的期望出發,才是「由下而上」
  「由下而上」已經成了社區營造的信條,也許有人以為,只要不是由政府主導的就是由下而上。而事實上,在許多例子中,社區代表人主導的意見,對真實的社區生活者而,就是由上而下的宰制,更不用說專業主導的計畫。但常常因為作業時間所限,生活者對生活的想像沒有被「看見」,真正由下而上的計畫無法形成。
  因此,針對不同條件的地區,計畫的形成是必須有階段性的操作過程,前期的運作必須更細緻、更貼近生活的底層,讓無聲的意見被聽到,隱性的想像被看見,由下而上的計畫才能實現。

(三)由生活議題切入,才能啟動和延伸
  相對於預測目的的專業方案,由生活議題出發的行動方案才有牽動的作用。如何找到能「啟動」的生活議題,是對規劃團隊的主要考驗,不然就會落入專業思考的巢臼中而不自覺。
  因為空間是支持生活實踐的物質條件,任何看似非空間性的生活議題,都可能有空間上的需求。因此,在啟動的初期,並不需要擔心規劃設計上的空間結果,只要能認真的切入生活的真實,空間性的手段才能準確落點,也許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同時生活議題的延伸性,更能觸動其他隱藏的問題,整體生活情境的想像會在議題的串聯、延伸中漸漸呈現,空間的整體性規劃也才有所依據。

(四)以「生活圈」或「生活環境單元」取代空間的行政區劃。
從操作的便利性來看,現有「里」的空間區劃是有意義的,因為規劃所需的量化基本資料較易彙整。然而,就生活層面著眼,較完整的生活體系在空間上可能跨越里的界線,或在同一個里的範圍之內有數個生活社區。若過於依賴里的空間區劃,可能很難掌握地區性生活領域的劃分。
    因此,地區性「生活圈」也許是「社區發展計劃」的空間範圍,這是一個社會計劃的領域範圍;在此範圍之內應該可以指認出不同的「生活環境單元」這是與生活者最直接相關的環境領域,是可以由「家」延伸的「社區」領域,在這個單元範圍之內的空間議題是生活者最關注而直接受害或受惠的。如此架構也許比較容易掌握空間計劃與社會計劃的關係。

(五)先建立工作關係,在形成組織
通常團隊進入社區時,會期待依賴現有的組織,或希望先成立可運作的組織,再推動工作,但是有時候工作的推動並非如預期的有效。因此,無論是現有的組織或是新成立的組織,只要組織的形式就有組織內的成員與組織外的居民這樣的劃分,在初期動員過程中,社區參與的意義是不充分的。
因此,在初期啟動的階段,應強調參與行動的關係遠較「組織」重要,一旦工作的關係建立了,行動有進度,參與的意義就會展開,這樣的運作是讓所有具有「生活者」身份的居民可以在初期認同彼此,即使沒有親自參與行動,在意念上也會產生共鳴。當工作關係趨於穩定之後,再形成較正式的組織,有了這個組織才有被認同的可能。換言之,工作關係是對內的,是可以延伸、深化的;正式組織是對外的,是必須有代表性,也需要長期經營。

(六)進入社區服務的「小政府」
最後,回到政府的功能體系,政府各行政單位「本位主義」的分工關係,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政府的組織與專業分工有結構上的必然性,但對社區底層的生活而言,生活是整體的,政府對市民生活議題的關注,是不能因為功能上的分工而忽視生活的整體性。對市民而言政府只有一個,而不是各局處的工作編組;政府更不應該是集中在市府大樓上班的那一個龐大而遙遠的組織。
因此,利用「地區發展計畫」擬定的過程,市政府可以從各局處,邀請關心生活議題而有社區傾向的工作同仁,組成一個脫離原屬工作形式的「小政府」,在此大家可以就各自負責的工作項目相互支援,照顧社區生活的整體性。「小政府」的成員若是在地的社區居民,則更能發揮作用。工作的空間可以是「規劃店」,工作的形式可以很彈性,只要有共同的默契,自然會與規劃團隊、社區組織、社區生活者建立較人性的關係。
 五、參與式社區工作坊的操作原則
(一)信任
設計者和使用者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是「信任」。是由雙方共同建立的。但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居民不僅是空間的使用者,也是生活實踐的執行者,相對於社區規劃師的不同專業,居民可是「生活」的專業。雙方對彼此應該互信互重,在此基礎上可相互輔助,也可相互刺激,激發出有創意的構想。以下幾點是社區規劃師必須先要做到的:

1.表達誠意
  有誠意就不需用心機,必不必作做,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將整個「人」完整地呈現。誠意與專業的能力無關,是人格特質的反映。
2.設計專業的自覺
  在一般的情況下,業主對設計師(或建築師)的信任是建立在設計師(或建築師)的專業能力上,有時候會因為對建築師過度的信任,反而減低了彼此互動的機會,如果設計師(或建築師)沒有自覺這樣的問題,也許就會造成設計上的錯誤。因此,有自覺和反省能力的設計者,才是值得信任的專業者。
3.確實作業
  說到做到,是實踐者的基本原則。通常在參與式的設計過程中會有相當頻繁的互動,每一次都應該有討論的主題和預定的進度。因此確實、準時地作好每一個步驟是達成圓美結果的關鍵。言詞上的承諾是不夠的,言而有信,且在行動上實踐才是獲得信任感的最佳途徑。

(二)互動
  參與式的設計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有效的互動才能保障參與的品質。良好的互動需要空間、人際的條件。
1.民主、自由的空間
  一個隱藏著階級關係的空間是不可能進行充份的雙向溝通。通常參與式工作會的空間,會選擇一個寬敞透明而沒有固定傢俱、沒有階梯的室內空間(或穩定而不受干擾的半室外空間)。空間不能太大,絕對不可用麥克風(麥克風代表權力),互動的方式是雙向、多向的。因此避免有台上台下之分,最好能圍在一起,大家保持相同的距離。可以圍著一張大桌子、一個大模型,也可以是一個空的空間,一個有無限想像的空間。如果必須將資料掛在牆上,則千萬別把椅子排成一排排像教室一樣,要排成弧形,有圍在一起感覺。總之,進行民主對話的地方愈自由愈好。
2.平等善意的人際互動
  通常設計者是參與式工作會的主持人,如何維持平等的對話是主持者的重要任務,因為只有在平等的關係之下,才能呈現彼此相同與相差之處,也才會觸動有意義的討論。進行中要主動地讓每一位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發言權不能被任何人壟斷。當對立的意見出現時,不要迴避,反而可以在相互質疑與挑戰中激發創意。其實,只要是善意的,互動就可以維持。

(三)「看見」
  文字、言語只是表達意見的工具,是對真實經驗或預期想像的描述;圖面、模型、電腦模擬也是以非文字的工具對設計所作的描述,儘可能去接近「真實」。事實上,除非工程完工了,設計的構想實際呈現,能置身其中使用、感受,不然在此之前都是試著利用有效的溝通工具,對未來想像的情境作表達。因此,在過程中要能透過溝通工具,讓大家「看見」所討論的內容,也就是以「看見」代替「印象」和「想像」,避免誤解。同時「看見」的愈多,能夠喚起的經驗和刺激的想像也愈多,也能夠更具體,更接近最後的真實結果。
1.大字報和大地圖
通常在交換意見的時候,「聽」比「說」更重要,不然彼此說出的話不保証會被聽到,既使聽到了也不一定會被注意到。因此,我們常因為擔心自己的意見會被忽略,常有不斷重覆表達的現象,同時也會因為不安而不能靜心聽別人的意見。因此,用四張到六張全開的白報紙貼滿大牆,用麥克筆將大家意見的主要內容隨著發言寫在牆上,讓每一個人都「看見」彼此不同或相同的意見,若有人重覆某一些看法,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圈出,強調其重要性。如此不但可以讓大家安心,自己關心的議題能被看見,並且當不同的想法在牆上同時出現,可以藉由「水平式」的思考,激發其他的想法。
  如果我們討論的內容是和空間相關,可以將設計圖和配置圖放大,愈大愈好,大到可以從四、五公尺讀得清楚,大到站在圖前看不到圖的邊緣,好像可以走進去的感覺。如此一方面可以直接在圖上修改設計,讓大家都看到如何修改;一方面可以將不同的意見和空間關聯起來。最後,可以就大字報和大圖上的意見,直接以顏色筆整理成結論,整個牆就是會議記錄的原始資料。
2.社區的共同記憶
  對我們認同的地方所提出的未來想像,是建立在對過去的共同記憶之上。社區裏還留下的一些「好東西」在規劃過程是應該被保存下來的。共同記憶中的「好東西」是可以藉現場踏勘,在圖上、模型上的討論被「看見」。對空間專業者而言,所費的時間不多,但可以很快地掌握一些看不見的價值。如果時間充裕,我們可以動員居民大家一起來做社區的大基地模型,在這個過程中專業者可以看得出大家對社區不同地方的喜好,居民也可以透過模型看到社區整體的問題。
3.會對話的模型
  在參與過程中模型的功能很多,設計中的工作模型可以切割修改,作為一面談一面動手作的好媒介;水平樓層分解和垂直剖開的模型可以讓大家看見空間關係;立面模型可以討論造形、陰影、材料…。總之,模型是介與使用者、設計者、和設計對象之間對話的工具。模型是會說話的。要注意的是非專業者對抽象模型的理解會有困難,因此模型不需精雕細琢,但必須具體表達,尤其局部單元的比例尺要大,比較容易和居民的經驗對話。
4.虛擬的影像
  電腦在參與過程最大的功能是可以提供3D空間的模擬,以及材料顏色的多樣性選擇。重要的是要注意接近真實體驗的感覺,如透視圖的視點、視角一定要是真實的,不要被電腦騙了。

  總之,參與式的設計,不是設計者主觀意見的合理化過程,也不是設計者「自廢武功」,變成使用者的設計工具。參與的過程是一個彼此「價值分享」的學習過程,這樣的學習不僅能在「信任」、「互動」中完成大家都有貢獻的「作品」,更能在過程中「看見」彼此的成長。

社區性都市設計參與行動(文章摘自九十二年度信義區社區規劃服務中心-社區規劃工作坊課程:喻肇青2004/3/26)

社區性都市設計參與行動            喻肇青2004/3/26

一、基本理念
(一)社區營造的關鍵-過去/現在/未來的連接
社區營造的關鍵,就是社區的每一位生活者,如何將生活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接續在一起。也就是說,在「過去」的記憶中,一些共享的﹑深刻的生活情境,是居民對當地的認同以及建立歸屬感和驕傲感最重要的資產;同時對「未來」共同的憧憬,也是每一個人生活期望的寄託。對過去的認同和對未來的期望,必須要面對「當下」的「現在」,才能建立起自身與社區的關係。也就是說透過自身主體的涉入,才能體查到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連續的關係。但問題是:過去已經不存在了,而未來也還沒有實現。這些都存在社區生活者各自的「印象」與「想像」之中。至於當下的情境,也只能從生活中認知到個體的需要,並不能瞭解到個體和整體的關係。既然如此,在參與的過程中如何能夠讓居民從各自對過去的印象﹑對未來的想像和對現在的局部認知之中抽身出來,進入整體而充份的討論,這是做參與式社區行動中最大的考驗。

(二)以「看見」取代印象與想像
在參與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參與者透過有效的溝通工具,能夠「看見」大家所討論的對象,就是以「看見」代替「印象」和「想像」。同時「看見」的越多,能夠喚起的印象和刺激的想像也越多,也能夠更具體,也更接近真實。換句話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續感,更能夠清晰而具體的表現。對居民在整個參與過程中效果不止能夠摒除猜疑﹑誤會,讓每一位安心,更能激發大家參與的興趣和主動力。
其實,「看見」的不僅是討論對象-客體的呈現,更是每一位參與者在過程之中「看見」了自己,也就是「主體」的涉入,以「自體」和「心神」直接觸及「客體」,返顧到自身在「生活世界」存在的狀態。

(三)社區行動計畫是落實社區營造的依據
1.自發性-是由下而上形成的計畫,居民直接的參與是關鍵。在長期中央地方權力結構和功能關係失調的經驗之下,社區主體性的必要性反而被凸顯。因此,自發性應該是最主要的特質。
2.整體性-「社區行動計畫」是硬體與軟體並重,空間計畫與社會計畫並行的全體性計畫,也是產業﹑文化﹑社會,均不偏廢的實質計畫。
3.彈性-會變的才是活的。以往系統式的規劃經常因為缺乏彈性,無法對應演進中的變化,而終歸失敗。「社區行動計畫」是由居民直接參與的自發性計畫,它必然也將因發展條件的改變而有調整的可能,只要;在具有共識的目標和遠景引導之下,彈性反而能保障計畫的成功。

二、社區行動的內容與步驟
「社區行動計畫」有別於官僚系統中由上而下的計畫,前者的自發性與整體性是主要的特質,而後者卻常是因程序和局部政策的需要而形成的計畫,當然無法對應在地真實的需求,在程序上也是毫無參與的可能。但是「社區行動計畫」困難是在起步,是因為需要清楚的動機,才能有動員的基礎。因此,在本研究研擬的「社區行動計畫形成與推動程序」的六個不同階段之中,「啟動」階段最為關鍵。在「啟動」之後,「蘊釀」﹑「發掘」﹑「憧憬」﹑「計劃」﹑「執行」等階段,是依據一般社區動員及社區參與的方式提出的綜合性的構想。現將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分述如下:

(一)啟動階段
  社區動員是必須要有清晰的動機。一般來說,可分主觀與客觀的因素來討論:前者為社區內部的危機感或自省力造成的動員,因為是主動的,所以比較容易有共識,也較能持久,是屬於社會性的;後者是外來的公部門或私部門的資源將要進入,或者是外部的政治﹑經濟﹑專業興趣的介入,社區必須有所反應,使外來資源的分配或運用較為合理,或需要採取必要的對應措施。是被動的,也涉及到權力結構的問題,比較政治性。無論動機為何,自發性的社區組織的運作是一定要能發揮作用,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通常是由少數的熱心人士或現有的社區團體發動的。

(二)蘊釀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重點是所有參與者對所有資訊的瞭解和對彼此的溝通,同時在過程中討論出公共的議題。不同的族群﹑各利益團體﹑正式或非正式的社區組織對社區都有不同的關注的層面,也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程度的憂慮和期望,當然,主要是因為各有不同的價值取向。這種事實,是必須在初期的參與過程就希望能充份地彼此瞭解,這就是「共識」的基礎。至於一些隱藏的或不自覺的差異,是會在往後的參與過程中逐漸呈現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保持一個開放的溝通系統,好讓社區內所有的相關者都能參與,雖然仍有部份群體或個人會有所保留,但遲早會被納入到整個過程之中。

(三)發掘階段
社區資源是社區經營的源頭。但是對居民而言,大家生活其中,反而無法認識這些可貴的資源。因此,許多社區的資源是隱藏的﹑潛在的,必須主動去發掘,重新去指認。其實,發掘社區資源的過程是動員社區和凝聚共識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在過程中,參與者的分享資訊和合作經驗可以增加彼此的認識﹑增強對自己社區的信心與認同。一般而言,社區資源包括:有特色的自然資源;有特質的環境形式;生活中的文化與歷史的價值;在地的傳統產業文化;以及重要的人物和組織。這些資源是可以透過基本的田野調查﹑訪談﹑踏勘﹑文物蒐集等活動來取得,有許多細緻的內容是不會在一般的文獻中記錄的。而在地的文史研究者是最適合參與這樣的工作的。
此外,也有一些社區外部的資源是來自於公私部門,包括:經費﹑人力源﹑專業輔導等。社區之間的經驗交流與結盟也是難得的外在資源。
這些有價值的社區資源,可以稱為:「社區之寶」。社區之寶的保存﹑維護﹑再生﹑發展的工作,就是社區經營的主幹,尤其將公共性議題結合在一起思考,就能擬定出處理公共問題的優先順序,做為往後參與規劃程序的基礎。

(四)憧憬階段
可憧憬的遠景是居民對美好未來的具體希望,這樣的遠景是可以由大家的討論構思而來。但是對未來的憧憬必須要和大家對過去共同的記憶,連結在一起的。同時,未來的希望也是要建立在「社區之寶」的共同價值上。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提出一組具體而具有引導性的目標,這一組目標是反映了過去的價值和對未來的憧憬。
專業工作團隊在此時的任務是要將居民的想像具體地視覺化,也就是以圖面﹑模型﹑現場模擬等方式,將居民編織的美麗遠景呈現出來,讓大家腦中的「想像」可以彼此「看見」,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執,檢驗彼此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激發更進一步的想像。

(五)計畫階段
有了目標,有了具體可見的憧憬,計畫的形成就不成問題了。一個可以勾勒遠景的整體計畫是可以由近期﹑中期和長期的計畫原則構成的,其中近期計畫又可以和具有觸媒作用的單項行動計畫結合。
在整體計畫的原則之下,依據在地的不同需要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部門計畫,一般來說包括了民生﹑文化﹑產業環境等範疇。具體的部門計畫可以有:實質環境改善﹑公共衛生﹑安全防災﹑環保﹑社區服務﹑藝文康樂﹑鄉土教育﹑產業振興﹑社區形象設計﹑社區資訊和社區組織等。這些計畫是需要不同專業者的協助才能在最後的形式與內容上具有說服力。

(六)執行階段
  最後的階段目的當然是要能推動執行。計畫的提出是可以透過陳請﹑專業團體代言﹑民意代表推薦,或是由公部門主管單位直接採用。計畫的推動也可以視政治條件,化整為零地局部執行。總之,這樣的計畫是可以成為公部門相關經費資源下放的管道。在推動的層面,在地的專業者是最佳的主力;同時現行的各種行政機制和執行工具,經常是極為有效,只要活用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社區組織一定要扮演監督的角色,才能落實計畫的理想。

基 本 調 查:
社區資源
‧自然環境  ‧空間品質  ‧產業特色   ‧社會資源  ‧生活文化  ‧地方文史
社區能力
‧組織能力  ‧動員能力  ‧產業潛力  ‧年輕活力  ‧認同心力
政策方向
‧綜發計畫  ‧重大建設  ‧都市計畫  ‧都市設計  ‧城鄉風貌  ‧文化資產
透過「社區參與」形成「地區發展計畫」

特性:       階段:
‧綜合性         蘊釀、啟動
‧由下而上        發現、發聲
‧行動式規畫     ‧整合、共議
           ‧計畫、企畫
資源整合:公私部門之人力財務資源之發掘與整合
行動方案:在社區參與過程中之行動實踐 透過「部門計畫」落實「社區營造」
 空間計畫(硬體)  社會計畫(軟體)  產業發展計畫
執行機制
‧自然保育  ‧公共設施  ‧人車物流  ‧地方特色   ‧文化資產    ‧閒置空間再利用   ‧社區學苑
‧社區福利  ‧公共衛生  ‧環保  ‧生活體系  ‧社區資訊  ‧產業研發   ‧就業機會   ‧二三級產業
在地化
‧產業研究  ‧品牌形象  ‧行銷策略  ‧社區組織  ‧社區規劃師
工作站
‧產業合作社  ‧社區網站  ‧社區生活
三、社區營造與家庭的關係
(一)家是生活實踐的所在
  「家」是生活實踐最完整的場域。我們在社區營造中所涉及的生活議題,都是要在生活中實踐的。不然,社區營造只是辦活動、湊熱鬧,事後不留任何痕跡,與生活實踐毫無關連,甚至於連生活議題都沒有觸及到。這樣的社區營造是可有可無的,最多只能滿足政府行政作業的需求和專業者的形式操作。
  然而,「家」的領域一般來說是內聚而排外的,是不容易滲透的。如果社區營造所涉及的生活議題不能進入家庭,那麼社區營造對生活品質的提昇的效果將極為有限,因為「家」是生活實踐的所在。

(二)生活需求與空間的延伸
  從生活議題中的生活需求來看,需求是來自於家的生活實踐,而空間是生活實踐的場域,家的空間便是生活實踐最基礎的場域,生活由此延伸,社區空間則是家的延伸,也是生活實踐場域的延伸。換言之,生活者對社區領域的需求,是來自於生活者對整體生活情境的想像,是由家的生活情境延伸到社區的生活情境。此時,生活者對整體生活的想像若不能被居民自身和專業者「看見」,那麼大家對社區的生活需求是很難有共識的。既使有共同的意見,也只會停留在表面問題層面上的功能需求。
  空間是生活情境的物質基礎,若專業者不瞭解生活者對生活情境的想像,是如何由家延伸到社區,而冒然直接進入空間的設計,其結果是會與生活真實的需求脫節。因為生活中真實的需求通常是非物質、非功能性的,空間只是「發生」生活的物質條件。

(三)社區網絡與專業服務
  生活議題是多樣的,從功能分工的都市生活經驗來看,生活中所需的協助與服務是依賴公部門的資源分配和專業的服務,所謂「社區服務」可能只是公部門和專業操作的另一種形式而已。這樣的經驗與傳統社會的鄰里互動和協力生產完全不同。在專業分工的現實之中,生活的需求在表面上是依賴專業的服務,而事實上是需要適當的資訊和人力的協助,只是在匿名性的都市生活中,不得不依賴既有的體制,而社區中有許多閒置的資源和人力未被利用。如果我們能建立一個社區的「網絡」,讓需求和資源能夠隨時呈現,讓供與需透過網絡自然結合,社的生活關係就可以形成。
  從就業的觀點上來看,我們在工作上是屬於某一個領域的「專業」,而在生活的整體情境中,卻都成了「非專業」。當生活上需要專業服務的時候,我們會在整個市場上去找適當的對象,而忘了我們所需的「專業者」也許就是社區中的一員,我們自身的專業也許正是鄰居所需。「社區網絡」的作用除了將社區中閒置的資源與人力服找到通路,更可以整合社區內的專業服務資源,形成一個互相的、協力的生活體系。

四、「地區發展計畫」的操作原則
(一)空間計畫為表,社會計畫為裏
  空間既然是生活實踐的場域,那麼「地區發展計畫」就可以是支持生活實踐的空間計畫;生活品質既然是來自於對整體生活情境的期待與想像,那麼生活就是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我實現與社會實踐,從社區的角度來看,「地區發展計畫」就是社會計畫。
  因此,從計畫的本質出發,規畫團隊表面上的任務是必需完成空間性的藍圖,而事實上,是為了實踐在地的社區性社會計畫。如此表裏的關係,對規劃的操作而言,是需要跨領域的合作,很難僅依賴空間專業獨立完成。

(二)從生活者的期望出發,才是「由下而上」
  「由下而上」已經成了社區營造的信條,也許有人以為,只要不是由政府主導的就是由下而上。而事實上,在許多例子中,社區代表人主導的意見,對真實的社區生活者而,就是由上而下的宰制,更不用說專業主導的計畫。但常常因為作業時間所限,生活者對生活的想像沒有被「看見」,真正由下而上的計畫無法形成。
  因此,針對不同條件的地區,計畫的形成是必須有階段性的操作過程,前期的運作必須更細緻、更貼近生活的底層,讓無聲的意見被聽到,隱性的想像被看見,由下而上的計畫才能實現。

(三)由生活議題切入,才能啟動和延伸
  相對於預測目的的專業方案,由生活議題出發的行動方案才有牽動的作用。如何找到能「啟動」的生活議題,是對規劃團隊的主要考驗,不然就會落入專業思考的巢臼中而不自覺。
  因為空間是支持生活實踐的物質條件,任何看似非空間性的生活議題,都可能有空間上的需求。因此,在啟動的初期,並不需要擔心規劃設計上的空間結果,只要能認真的切入生活的真實,空間性的手段才能準確落點,也許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同時生活議題的延伸性,更能觸動其他隱藏的問題,整體生活情境的想像會在議題的串聯、延伸中漸漸呈現,空間的整體性規劃也才有所依據。

(四)以「生活圈」或「生活環境單元」取代空間的行政區劃。
從操作的便利性來看,現有「里」的空間區劃是有意義的,因為規劃所需的量化基本資料較易彙整。然而,就生活層面著眼,較完整的生活體系在空間上可能跨越里的界線,或在同一個里的範圍之內有數個生活社區。若過於依賴里的空間區劃,可能很難掌握地區性生活領域的劃分。
    因此,地區性「生活圈」也許是「社區發展計劃」的空間範圍,這是一個社會計劃的領域範圍;在此範圍之內應該可以指認出不同的「生活環境單元」這是與生活者最直接相關的環境領域,是可以由「家」延伸的「社區」領域,在這個單元範圍之內的空間議題是生活者最關注而直接受害或受惠的。如此架構也許比較容易掌握空間計劃與社會計劃的關係。

(五)先建立工作關係,在形成組織
通常團隊進入社區時,會期待依賴現有的組織,或希望先成立可運作的組織,再推動工作,但是有時候工作的推動並非如預期的有效。因此,無論是現有的組織或是新成立的組織,只要組織的形式就有組織內的成員與組織外的居民這樣的劃分,在初期動員過程中,社區參與的意義是不充分的。
因此,在初期啟動的階段,應強調參與行動的關係遠較「組織」重要,一旦工作的關係建立了,行動有進度,參與的意義就會展開,這樣的運作是讓所有具有「生活者」身份的居民可以在初期認同彼此,即使沒有親自參與行動,在意念上也會產生共鳴。當工作關係趨於穩定之後,再形成較正式的組織,有了這個組織才有被認同的可能。換言之,工作關係是對內的,是可以延伸、深化的;正式組織是對外的,是必須有代表性,也需要長期經營。

(六)進入社區服務的「小政府」
最後,回到政府的功能體系,政府各行政單位「本位主義」的分工關係,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政府的組織與專業分工有結構上的必然性,但對社區底層的生活而言,生活是整體的,政府對市民生活議題的關注,是不能因為功能上的分工而忽視生活的整體性。對市民而言政府只有一個,而不是各局處的工作編組;政府更不應該是集中在市府大樓上班的那一個龐大而遙遠的組織。
因此,利用「地區發展計畫」擬定的過程,市政府可以從各局處,邀請關心生活議題而有社區傾向的工作同仁,組成一個脫離原屬工作形式的「小政府」,在此大家可以就各自負責的工作項目相互支援,照顧社區生活的整體性。「小政府」的成員若是在地的社區居民,則更能發揮作用。工作的空間可以是「規劃店」,工作的形式可以很彈性,只要有共同的默契,自然會與規劃團隊、社區組織、社區生活者建立較人性的關係。
 五、參與式社區工作坊的操作原則
(一)信任
設計者和使用者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是「信任」。是由雙方共同建立的。但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居民不僅是空間的使用者,也是生活實踐的執行者,相對於社區規劃師的不同專業,居民可是「生活」的專業。雙方對彼此應該互信互重,在此基礎上可相互輔助,也可相互刺激,激發出有創意的構想。以下幾點是社區規劃師必須先要做到的:

1.表達誠意
  有誠意就不需用心機,必不必作做,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將整個「人」完整地呈現。誠意與專業的能力無關,是人格特質的反映。
2.設計專業的自覺
  在一般的情況下,業主對設計師(或建築師)的信任是建立在設計師(或建築師)的專業能力上,有時候會因為對建築師過度的信任,反而減低了彼此互動的機會,如果設計師(或建築師)沒有自覺這樣的問題,也許就會造成設計上的錯誤。因此,有自覺和反省能力的設計者,才是值得信任的專業者。
3.確實作業
  說到做到,是實踐者的基本原則。通常在參與式的設計過程中會有相當頻繁的互動,每一次都應該有討論的主題和預定的進度。因此確實、準時地作好每一個步驟是達成圓美結果的關鍵。言詞上的承諾是不夠的,言而有信,且在行動上實踐才是獲得信任感的最佳途徑。

(二)互動
  參與式的設計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有效的互動才能保障參與的品質。良好的互動需要空間、人際的條件。
1.民主、自由的空間
  一個隱藏著階級關係的空間是不可能進行充份的雙向溝通。通常參與式工作會的空間,會選擇一個寬敞透明而沒有固定傢俱、沒有階梯的室內空間(或穩定而不受干擾的半室外空間)。空間不能太大,絕對不可用麥克風(麥克風代表權力),互動的方式是雙向、多向的。因此避免有台上台下之分,最好能圍在一起,大家保持相同的距離。可以圍著一張大桌子、一個大模型,也可以是一個空的空間,一個有無限想像的空間。如果必須將資料掛在牆上,則千萬別把椅子排成一排排像教室一樣,要排成弧形,有圍在一起感覺。總之,進行民主對話的地方愈自由愈好。
2.平等善意的人際互動
  通常設計者是參與式工作會的主持人,如何維持平等的對話是主持者的重要任務,因為只有在平等的關係之下,才能呈現彼此相同與相差之處,也才會觸動有意義的討論。進行中要主動地讓每一位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發言權不能被任何人壟斷。當對立的意見出現時,不要迴避,反而可以在相互質疑與挑戰中激發創意。其實,只要是善意的,互動就可以維持。

(三)「看見」
  文字、言語只是表達意見的工具,是對真實經驗或預期想像的描述;圖面、模型、電腦模擬也是以非文字的工具對設計所作的描述,儘可能去接近「真實」。事實上,除非工程完工了,設計的構想實際呈現,能置身其中使用、感受,不然在此之前都是試著利用有效的溝通工具,對未來想像的情境作表達。因此,在過程中要能透過溝通工具,讓大家「看見」所討論的內容,也就是以「看見」代替「印象」和「想像」,避免誤解。同時「看見」的愈多,能夠喚起的經驗和刺激的想像也愈多,也能夠更具體,更接近最後的真實結果。
1.大字報和大地圖
通常在交換意見的時候,「聽」比「說」更重要,不然彼此說出的話不保証會被聽到,既使聽到了也不一定會被注意到。因此,我們常因為擔心自己的意見會被忽略,常有不斷重覆表達的現象,同時也會因為不安而不能靜心聽別人的意見。因此,用四張到六張全開的白報紙貼滿大牆,用麥克筆將大家意見的主要內容隨著發言寫在牆上,讓每一個人都「看見」彼此不同或相同的意見,若有人重覆某一些看法,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圈出,強調其重要性。如此不但可以讓大家安心,自己關心的議題能被看見,並且當不同的想法在牆上同時出現,可以藉由「水平式」的思考,激發其他的想法。
  如果我們討論的內容是和空間相關,可以將設計圖和配置圖放大,愈大愈好,大到可以從四、五公尺讀得清楚,大到站在圖前看不到圖的邊緣,好像可以走進去的感覺。如此一方面可以直接在圖上修改設計,讓大家都看到如何修改;一方面可以將不同的意見和空間關聯起來。最後,可以就大字報和大圖上的意見,直接以顏色筆整理成結論,整個牆就是會議記錄的原始資料。
2.社區的共同記憶
  對我們認同的地方所提出的未來想像,是建立在對過去的共同記憶之上。社區裏還留下的一些「好東西」在規劃過程是應該被保存下來的。共同記憶中的「好東西」是可以藉現場踏勘,在圖上、模型上的討論被「看見」。對空間專業者而言,所費的時間不多,但可以很快地掌握一些看不見的價值。如果時間充裕,我們可以動員居民大家一起來做社區的大基地模型,在這個過程中專業者可以看得出大家對社區不同地方的喜好,居民也可以透過模型看到社區整體的問題。
3.會對話的模型
  在參與過程中模型的功能很多,設計中的工作模型可以切割修改,作為一面談一面動手作的好媒介;水平樓層分解和垂直剖開的模型可以讓大家看見空間關係;立面模型可以討論造形、陰影、材料…。總之,模型是介與使用者、設計者、和設計對象之間對話的工具。模型是會說話的。要注意的是非專業者對抽象模型的理解會有困難,因此模型不需精雕細琢,但必須具體表達,尤其局部單元的比例尺要大,比較容易和居民的經驗對話。
4.虛擬的影像
  電腦在參與過程最大的功能是可以提供3D空間的模擬,以及材料顏色的多樣性選擇。重要的是要注意接近真實體驗的感覺,如透視圖的視點、視角一定要是真實的,不要被電腦騙了。

  總之,參與式的設計,不是設計者主觀意見的合理化過程,也不是設計者「自廢武功」,變成使用者的設計工具。參與的過程是一個彼此「價值分享」的學習過程,這樣的學習不僅能在「信任」、「互動」中完成大家都有貢獻的「作品」,更能在過程中「看見」彼此的成長。